|
本帖最后由 jlinwhoi 于 2012-4-12 18:12 编辑
• WHOI专为公众设计的海啸教育互动网站:
http://www.whoi.edu/home/interactive/tsunami/
• [eurekalert 中文新闻稿]海洋学家开发了新的海啸教育网站: 供沿海居民、度假者和应急指挥中心人员使用
公开发布日期: 2009年12月09日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科学家和网站开发者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网站,提醒公众应如何预防海啸以及在海啸中生存。这个被称为“可能挽救你的生命的指南”的网站还提供了最新的海啸科学研究和海啸幸存者的视频和访谈。
“目前人类既无法阻止又不能准确预测海啸,”这个网站的发起者林间博士说。他是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地质学家,积极参与了海啸研究,而且是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与预防委员会的成员。“但是熟悉海啸预警信号的人可以挽救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
英语中的海啸(Tsunami)一词来自日语的“津波”(港口的波浪)。它指的是由海底大地震、滑坡或火山喷发触发的一系列巨浪。在远洋,海啸波的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500英里——和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相同。随着这些波接近海岸,它们减速并长高,形成巨浪,可迅速吞没低洼的沿海地区,导致广泛的破坏。
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导致了24万人死亡,其巨大的破坏力为人类拉响了警钟。其实海啸并不特别罕见——上个世纪在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就发生了25次比较明显的海啸。但当海啸真正出现的时候,许多人并不能立即认出它们,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
“尽管海啸危害性极大,”林间说,“迄今还较难找到一个直观性强,面向大众的海啸教育网站。”
2009年9月,180多人死于萨摩亚海啸。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海底强震15分钟后就发出了预警,遗憾的是萨摩亚群岛的大多数人没有在巨浪袭来之前收到预警。
“如果萨摩亚群岛的所有居民或游客知道在最初感到地面震动或看到海面出现奇怪现象的时候跑到高处,那么有一些人肯定能得救,”林间说。
这个新的网站http://www.whoi.edu/home/interactive/tsunami/可为沿海居民和游客提供信息以及作为中学以上学生的教育工具。
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这个网站讲述了如何做好海啸的预防、海啸来临的时候如何应对,以及灾后工作。它提供了2004年印度洋海啸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海啸实景视频,以及触发该海啸的海底大地震的声音记录。该网站还介绍了海啸研究、监测技术,及科学家视频访谈。
“这个新网站是教育公众及为沿海社区服务的一个宝贵资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Dwayne Meadows说。Meadows是美国政府新成立的国民应急组织(Civilian Response Corps)的首位防治环境灾难代表。他也在网站中讲述了自己亲历2004年印度洋海啸并幸存下来的故事。
“我们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把它们用在了其他地震和海啸的研究上,”林间说。“海啸研究正在取得进展,但是公众教育仍然是挽救生命的最重要的手段。”
该网站项目获得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海岸海洋研究所(Coastal Ocean Institute)的资助。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是一个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Falmouth市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海洋与工程研究及高等教育。根据美国科学院的建议,该所成立于1930年,其主要使命是了解海洋及其在地球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海洋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原文] http://chinese.eurekalert.org/zh ... /whoi-nte120809.php
•[合众国际社]Science News: Tsunami educational Web site developed
http://www.upi.com/Science_News/ ... UPI-77611259084946/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