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露的博文:为什么中国少“咏海之作”
http://joyocean.org/bbs/viewthread.php?tid=2225
中提到了山海经:“涉及海洋主题的大抵还有《山海经》、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班彪的《览海赋》、西晋木华的《海赋》、潘岳的《沧海赋》、南齐张融的《海赋》,唐朝韩愈的《南海神庙碑》、宋代燕肃的《海潮论》、以及李汝珍的《镜花缘》等,都算是极为难得的作品。”
《山海经》以山为经,以海为纬,记述上古社会。《山海经》内容涵盖上古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山海”观念囊括它的神话资料是我国传世典籍之最,而书中随处可见的山名和水名,常常能与古代的地名相印证,对我们认识和研究上古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后世广深的重要思路来源,比如《海外东经》里描述的君子国,在后世的《镜花缘》中就有体现.
刚刚好我手头上有一本“《山海经》中华经典藏书”,节选一些给大家欣赏:
卷九·海外东经:“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股黑,衣鱼食(鸟区),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译:玄股国在它的北面,国中的人大腿是黑色的,穿着鱼皮做的衣服吃海鸥,有两只听从驱使的鸟在他们身边,有一种说法认为玄股国在雨师妾国的北边.....)
卷十·海内南经: “...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 (译:瓯在海中,闽也在海中,闽的西北有座山,也有说法认为闽中山在海中央....夏朝国王启的臣子有一个叫孟涂的,是主管巴地的神。马巴地的人到孟涂那里去诉讼,孟涂看到告状人中谁的衣服沾有血渍,就把他拘禁起来。据说这样就不出现冤案,算是有好生之德。)
卷十一·海内西经: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突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突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译:洋水、黑水从昆仑山的西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流去,再转向东北方,又朝南流入大海,入海的地方在羽民国的南面.....开明神兽的东面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向位巫师,他们环绕在突窳尸体周围,手捧不死药要救活他。突窳是蛇身人面,被贰负和他的臣子危合谋杀死....)
卷一·南山经
卷二·西山经
卷三·北山经
卷四·东山经
卷五·中山经
卷六·海外南经
卷七·海外西经
卷八·海外北经
卷九·海外东经
卷十·海内南经
卷十一·海内西经
卷十二·海内北经
卷十三·海内东经
卷十四·大荒东经
卷十五·大荒南经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36926 |
|